一、定制化结构契合铝合金工件
炉体呈垂直圆筒状,根据铝合金工件尺寸定制炉膛,长杆状、管状铝合金工件(像飞机起落架用铝合金管材、汽车发动机缸体铝合金型芯)能垂直悬挂或放置在炉内,利用垂直空间同时规避高温下工件变形风险。炉内配套的悬挂工装经特殊设计,采用耐高温、强度高的材料制作,确保在淬火高温环境下稳定承载工件。炉衬选用轻质且耐高温的陶瓷纤维与隔热材料复合,既耐受 500 - 650℃淬火温度,又显著降低热量散失,减轻炉体自重,减少对车间地面承载压力。
二、精准温控与高效升温性能
铝合金淬火工艺对温度精度要求严苛,炉内布置多个高精度热电偶,全方位监测炉膛温度,配合先进的 PID 智能温控系统,能精准调控温度,控温精度可达 ±3℃,确保铝合金在固溶处理时各部位受热均匀,稳定材料微观结构。加热元件多采用优质电阻丝或硅碳棒,分布于炉衬侧壁,其加热功率大、响应速度快,可在短时间内(通常 15 - 30 分钟,依炉型与工件大小调整)将炉温升至铝合金固溶所需温度,例如 6063 铝合金的 520 - 535℃区间,减少工件在升温阶段的氧化,保障材料力学性能。
三、高效淬火转移体系
固溶后的快速冷却对铝合金性能影响重大。井式铝合金淬火炉在炉体下方直接对接淬火槽,可根据铝合金特性选择水槽(适用于多数铝合金,冷却速度快)或油槽(针对对冷却速度要求稍缓的铝合金)。工件完成固溶保温后,借助自动化的电动或液压升降机构,能在极短时间内(小工件 5 - 10 秒,大型工件不超 20 秒)从炉膛转移至淬火槽,将工件在空气中停留导致的温度下降控制在极小范围,避免因冷却不及时产生粗大晶粒,保证淬火效果,提升铝合金强度与硬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