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详细信息
1. 炉体
- 炉壳:采用型钢框架与钢板焊接,呈立式圆柱形或方形,顶部或侧面设炉门,确保炉体刚性和密封性,减少热量流失。
- 炉衬:内层为耐高温耐火材料(如高铝纤维、轻质耐火砖),外层为保温材料(如硅酸铝棉),形成多层隔热结构,降低炉体表面温度,提高热效率。
- 炉门:多为侧开式或升降式,与炉体接触部位采用耐高温密封件(如陶瓷纤维绳),确保关闭时的气密性;部分型号配备气动 / 电动驱动装置,实现自动开关,配合安全联锁(炉门开启时切断加热电源)。
2. 加热系统
- 电热元件:根据炉膛尺寸和温度需求,采用电阻丝(如 Cr20Ni80)或电阻带,均匀分布在炉膛内壁两侧、背部或顶部,确保炉内温度均匀(温差可控制在 ±3℃以内)。
- 热循环装置:部分型号配备耐高温循环风扇(位于炉膛顶部或底部),强制炉内热空气对流,进一步缩小炉膛各区域温差,尤其适合大型或异形铝合金工件。
3. 工件承载与转移机构
- 料架 / 料筐:炉膛内设有立式承重架,用于放置铝合金板材、型材或铸件,料架材质为耐热钢(如 310S),确保高温下不变形。
- 升降系统:部分炉体下方配套淬火槽(装水或专用淬火介质),工件加热完成后,通过电动 / 液压升降机构将料架快速降至淬火槽内(转移时间可控制在 10 秒以内,满足铝合金淬火对 “急冷” 的要求)。
4. 控制系统
- 温控单元:采用智能 PID 温控仪表,支持多段程序控温(如设定升温速率、保温温度、保温时间),控温精度可达 ±1℃,适配不同铝合金牌号(如 6061、7075)的固溶温度需求(通常在 450-550℃)。
- 辅助功能:包含超温报警(当炉温超过设定值时自动断电并报警)、工作状态显示(温度曲线、运行时间)、故障自诊断等,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。
5. 淬火冷却系统
- 淬火槽:与炉体一体化设计,位于炉体正下方,容积根据工件尺寸定制,槽内配备搅拌装置(如循环水泵、搅拌桨),保证淬火介质温度均匀,避免工件局部冷却速度差异导致变形。
- 介质冷却装置:部分大型设备配套冷却塔或换热器,及时降低淬火介质温度(如将水温控制在 20-50℃),确保冷却效率稳定。
-
您可能感兴趣